刘善玖受邀主讲赣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思政课教师“一线课堂”活动

作者: 时间:2021-03-01 点击数:

“1934年10月,红军卫生学校跟随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在长达两年的漫漫征途中,卫生学校筚路蓝缕,克服困难,一路坚持办学,创造了中国医学教育史上的一大奇迹……”

2月28日,一堂别开生面的苏区红色卫生史专题讲座开讲,

主讲人为赣南医学院中央苏区医疗卫生史与健康中国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善玖教授。院领导、中层干部、全体党员及思政课教师参会。


undefined





课上,刘善玖从中央苏区开展医学教育的历史背景、红军医务人员的主要来源、中央苏区医务学校的创办、中央苏区医学教育的办学特点以及传承和弘扬红医精神等五个方面,重点讲述了中央苏区的医学教育。“在面临交通闭塞、国民党‘围剿’与封锁、民众传统陋习普遍、红军队伍快速发展、红军部队疾病肆虐等多重困境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医学教育在中央苏区开始,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在中国医疗卫生发展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生动讲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苏区军民开展医学教育的感人事迹,真情阐释了政治坚定、技术优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艰苦奋斗、勇于开创的红医精神,引起与会人员的强烈共鸣和热烈反响。


讲座结束后,与会人员纷纷表示,“一线课堂”为大家提供了“一线养分”。这堂精彩的“思政样板课”不仅为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可歌可泣的中央苏区医疗卫生史,阐释了革命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红医精神,也为大家提供思想性、理论性资源供给,全面拓展视野,为后续“一线课堂”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从中央苏区医学教育的‘不准丢下一个伤病员。’‘一切为了伤病员。’到现在的‘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正体现了对红色基因的传承,对红医精神的弘扬。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充分吸取今天在课堂上的养分,将苏区红色卫生史教育融合思政课堂,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和医者仁心。”

“课上的一个事例让我印象深刻。从长征走出的医学博士涂通今,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不懈努力,成长为我国神经外科创始人。这对我们的高职医学生有着强烈的激励作用。”

“阿斯匹林托氏散,先治咳嗽后治喘;阿斯匹林零点五,治疗发热去痛苦。类似这样的顺口溜,红军卫生学校的教员们在办学之初编了很多,而这都是为了照顾学员们普遍较差的文化水平。革命前辈的为我们树立了实践育人的典范。”

“办学之初,环境非常艰苦,条件极为简陋,没有固定地点,没有教室,没有讲义,更谈不上什么设备器材。行军路上就是课堂,战斗的实践就是学习。”

学院思政课教师“一线课堂”活动是面向全院思政课教师开展的一次大学习、大实践、大教改活动。活动将通过“一线故事听变化、一线走读访样板、一线收获话真知、一线成果展风采”,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江西的生动实践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增强思政课教学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k7nkhcQcaNGAjjFTl0xGBg


中央苏区医疗卫生史与健康中国战略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undefinedundefined